
医药基金年内平均大跌近20%!还值得买吗?
近期CXO赛道遭遇较大利空,引发医药板块进一步调整。实际上,今年以来医药主题基金平均跌幅超19%,领跌市场。基金经理分析,受政策和外部因素影响,短期医药板块可能还有调整压力,但从估值、基本面来看,医药行业供给创造需求,新技术不断涌现,长期投资机会巨大。关于医药基金是否还值得买,业内人士认为应多看少做,等市场企稳后买进,建议投资者除了关注基金历史业绩外还要多了解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和产品策略。
受政策和外部因素影响 医药主题基金今年平均跌超19%
随着医药板块的持续回调,医药主题基金今年回撤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全市场229只医药主题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跌幅高达19.31%,其中富国精准医疗、前海开源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等107只医药基金今年跌幅超过20%。
另外,通联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年内亏损前十的基金均为医药主题基金。自去年高点以来,医药板块累计跌幅已超30%。其中,以药明康德为代表CXO、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创新药、以智飞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制品、以爱尔眼科为代表的医疗服务等子板块跌幅惨重,多数个股腰斩。正是由于这些核心赛道龙头个股的深度回调才导致医药基金的大幅回撤。
创金合信医疗保健基金经理皮劲松表示,医药板块在2021年下跌5.73%的基础上,今年以来跌幅超过15%,而今年医药基金跌幅甚至要超过指数。“医药板块经过2019年到2021上半年的大幅上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2015年到2020年医改带来的产业升级的阶段性成果,而2020年、2021年新冠疫情的发酵对行业部分领域的未来乐观前景有一定程度的透支,因此医药板块需要休整,等待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医药基金多为主动配置型产品,在2019年到2021上半年,大多优选产业逻辑通顺的领域及公司进行重点配置,在上行期享受了巨大涨幅,而且越接近后期,配置越趋同,因而在板块休整之时,回调的幅度会比指数更大一些。”
关于年初以来医药板块出现大幅回撤的原因,中海基金基金经理梁静静认为,主要来自于集采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引起大家对医药行业底层成长逻辑产生担忧,进而引起板块估值下杀。“目前对医药板块整体不悲观,政策虽然处于不太友好的周期,但政策对于行业大的基调仍然是挤压不合理水分,以临床为导向,鼓励创新,提高医保基金的运营效率,另外医药是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我们相信其长期价值,特别经过几轮下跌,目前医药已经具备较大的安全边际。”
皮劲松称,本周CXO板块明显调整,主要受到某龙头公司被纳入美国未经核实名单事项影响,此举引起投资者对相关公司海外订单未来持续性的担忧,恐慌情绪蔓延,部分以国内订单为主的公司也受到牵连而明显调整。“短期而言,板块确实受到多种因素扰动,包括了基本面层面的国际化等因素以及可能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因素,考虑负面因素及情绪的消化有一定时间,因此预计短期板块可能还有调整压力。其中,机构集中持仓的方向以及部分估值水平较高的个股可能还会有调整压力,但这些方向的公司长期前景及成长性都较好,经过充分调整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长期布局机会。此外,景气度较高的医疗器械、疫苗、医药研发外包方向的公司是长期看好的方向。”
医药基金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看好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
当前医药板块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医药基金还值不值得买,通联数据行业研究专家常江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率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持续推动下,医药行业增长势头强劲。从历史数据看,医药板块向下空间不大;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不足30倍,其中成长性较好的创新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板块经历前期调整后,目前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性价比突显。“通联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为10.77%(基金持股市值),虽然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在申万一级行业仍排名前列。但目前大盘处于震荡筑底阶段,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投资者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配置基金都应多看少做,等待大盘企稳止跌。”